products
产品分类抗原—抗体结合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:*阶段为特异性结合阶段,此阶段反应迅速,在数秒钟至数分钟内完成,但无可见反应;第二阶段为可见反应阶段,历时数分钟至数小时,此阶段易受以下因素的影响。
1)电解质 抗原抗体结合后由亲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,此时易受电解质影响。通常在抗原抗体反应中,以8.5g/L NaCl溶液作为抗原抗体的稀释液及反应液,其中Na+和Cl-可分别中和胶体颗粒上的电荷,使胶体颗粒的电势下降,形成可见的沉淀物或凝集物。若无电解质存在,则不出现可见反应。但如果电解质浓度过高,则会出现非特异性蛋白质沉淀,即盐析。
2)酸碱度 pH过高或过低都可影响抗原和抗体的理化性质。例如,当pH为3左右时,可出现非特异性酸凝集。此时因接近细菌抗原的等电点,细菌表面蛋白或其他基团所带的电荷消失,其间互相的排斥力丧失而导致凝集,影响试验的可靠性。抗原抗体反应一般以pH6~pH9为宜。
3)温度 抗原抗体反应zui适温度为37℃。一般在15℃~40℃范围内进行,在此范围内,温度越高,分子运动速度加快,增加抗原抗体接触机会,反应速度越快,但亦容易引起复合物解离;温度越低,反应速度缓慢,但抗原抗体结合牢固,易于观察。某些特殊的抗原抗体反应需要特定的温度,如冷凝集素在4℃时与红细胞结合,20℃以上反而解离。
CONTACT
办公地址:上海浦东新区张杨北路5972号TEL:021-60536261
EMAIL:2851717098@qq.com